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生物健康评价专题成果编制专家论证会在成都生物所召开
时间:2025-10-23

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自主部署土壤生物专项调查,对摸清底数、积累经验和开拓创新具有多重意义。全省共布设955个生物样点,覆盖3州13市,采集2865套土壤生物样品,测试近100个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指标。项目历经样点布设、调查采样、样品流转与保存、室内测试化验、数据汇总和分析,预期形成“1个数据库+10份专题报告+1份综合报告+1本专著+1套土壤生物样品库+20套土壤生物标本”成果,将摸清四川省土壤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特征等土壤生物信息,全面系统地阐述天府粮仓、川菜、川果、川茶、川酒、高原农牧、森林与草地固碳区土壤生物与土壤质量、土壤健康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我省农业土壤健康培育和可持续利用、土壤固碳能力保护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组织召开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生物健康评价专题成果编制专家论证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省土壤普查办副主任周南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生物专题调查技术指导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阮志勇研究员,四川省土壤普查办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四川农业大学邓良基教授,四川省土壤普查办专家技术工作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王昌全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站长曾强、副站长黄耀蓉,成都生物所所长李家堂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参会领导与专家充分肯定了四川省三普土壤生物调查工作,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土壤生物外业调查和室内测试的全部内容,获取的数据详实、后续分析思路与方法合理。同时,与会专家在成果凝练思路优化与报告编制规范化、特色功能微生物挖掘与土特产适宜性评价专利相结合等方面对项目成果编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下步,四川省三普办将协同项目团队认真做好土壤生物调查成果的梳理,深入开展数据整理和逻辑分析,全面推进成果编制,从土壤生物角度充分挖掘四川特色,提高生物健康评价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高质量形成土壤生物调查成果,服务于我省天府粮仓建设和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