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金斛1号”通过四川省第一次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
作者:郑世刚
时间:2020-04-24
石斛等濒危稀缺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得到国家和各地方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重点发展品种被写入《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种源混杂和基源不清是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主要与药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和良种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该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而影响到中药材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成为石斛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于2020年4月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认定结果进行了公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选育的石斛新品种“中科金斛1号”。这是自2017年5月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施行以后,四川省组织的对不包括在该登记名录内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的第一次认定,“中科金斛1号”也是第一个获得该认定的石斛新品种。
“中科金斛1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淳泽研究员课题组在石斛栽培群体中经过系统选育和多年多点试验而成,于2015年稳定成系并命名为“JC-1”,2018年9月通过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专家田间技术鉴定并命名为“中科金斛1号”,并于近日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川认药2020018)。“中科金斛1号”具有典型的金钗石斛特征,试验周期内平均亩产鲜条451公斤,平均石斛碱含量0.47%,抗病性和抗逆性均较强,适宜于林下仿野生栽培等推广种植。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