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纲要研究项目”通过终期成果评审会
作者:陈章敏
时间:2019-11-04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参与的“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纲要研究项目”通过终期评审。该项目是四川省轨道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国内多家技术单位参与研究实施。中国科学院崔鹏院士领衔的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高新轨道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住建厅、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共同审议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罗鹏研究员承担了轨道交通发展与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技术项目,作为课题组成员出席此次会议。会上讨论了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纲要研究项目的终期成果。明确了都江堰-四姑娘山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从开展增量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为轨道交通建设融入区域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及方案。随后,专家们针对项目成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认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要从多维度考虑,一个是绿色修建过程,二是交通建设要给生态保护赋能,三是岗位挖掘。保护和发展是协调的关系,轨道交通既要对生态保护有利,又要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利。转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能够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做到迅速致富,稳定脱贫,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家们还建议在轨道线路中多增加一些观景点,放缓行驶速度,使这条线路的景观美学价值和保护成效更好的向公众展示。另外专家们还提醒到,都四项目涉及到多层次多方式的管理体制,要做好国内和国际的先导性舆情铺垫。最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做总结致辞。他指出在生态敏感区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开创性与挑战性并存,这条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也是文化路、扶贫路,要把都江堰-四姑娘山建设成为中国第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走廊带,辐射带动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和自然保护地的有效保护。
都四项目以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把成都市和阿坝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有机联系,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切实拓展生态空间,巩固绿色发展屏障;通过积极打造绿色产业,筑牢绿色发展根基;通过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实现中共四川省委有关四川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四川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目标的实现。
会议现场
专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