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在中哈国际麻蜥属蜥蜴系统分类与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来源:两爬室
作者:郭宪光
时间:2015-08-03
7月12至28日,基于中国科学院俄乌白国际合作专项项目“敏麻蜥遗传分化与种下分类研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点麻蜥复合体物种形成及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的合作框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郭宪光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刘金龙应邀赴哈萨克斯坦教科部动物所开展合作研究。
哈萨克斯坦动物所与成都生物研究所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麻蜥属蜥蜴的系统学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合作研究成果。本次中哈双方举行了“利用现代分子手段和GIS模型研究中亚山地及山间盆地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论坛,主要就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坦交界地区的麻蜥属物种(敏麻蜥和密点麻蜥复合体)的系统分类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合作双方同意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整合谱系地理学和生态位模拟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全面揭示麻蜥属蜥蜴的演化历史。此外,中哈双方就下一步合作研究的领域、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访问期间,中哈双方科研人员按项目计划开展了联合野外考察。本次野外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阿拉木图以西地区(Kopa Valley - Otar Station vicinity - Khantau lowland mountains - Taukum Desert)、 南巴尔喀什地区(Southern Balkhash Lake)和伊犁河谷(Ily River Depression)。考察活动由哈萨克斯坦动物所组织,哈方项目合作负责人Tatjana Dujsebayeva研究员和Juliya Zima博士等参加野外科考。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考察采集活动圆满完成,采集了12个物种近180号标本,取得了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