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资环局领导视察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时间:2004-05-23
![]() |
中科院资环局刘健副局长(右四) |
5月22日,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刘健副局长、西部办主任冯仁国等一行3人在成都生物所常务副所长吴宁、所长助理叶彦的陪同下,视察了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改造、建设情况。
茂县站建于1986年,占地500亩,其中试验林面积约400亩。拥有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的集宿舍、实验室、会议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一栋;野外观测房、标准常规气象观测场、小气候观测场等多种科研设施和多个种质资源园。2003年3月加入CERN,成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研究平台之一。
自年建站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15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中科院重大和重点项目3项、四川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3项等。鉴于茂县站的基础设施、监测设施、设备体系、监测技术体系以及研究能力与CERN联网研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根据CERN的发展要求、研究所以及茂县站的实际情况,成都生物所对茂县站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定位。将站区规划为引种区、实验区、试验林地观测区及工作园区。将进行输变电线路的改造、安装;综合楼改造;新建实验室;观测房修建与维修;围栏、观测小道建设;建立标准的径流场、气象观测场、固定样地、管护房、测流堰、土壤水分定位监测场,森林降水分配观测、土壤定位取样地;安装林内观测铁架等项工作。
茂县站的改造、建设工作从2003年5月启动,成都生物所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各项建设项目的报建、审批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加快各项工作的建设进度,现已完成建设工程预算的80%以上,仪器设备已完成购买预算的90%,大部分工程将在近期完成。届时,一个设施齐备、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的新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将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并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关于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山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示范、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的基地。
刘健副局长查看了每一个建设点,详细询问了有关建设情况和进度,对成都生物所在艰苦环境下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陪同视察的还有成都生物所科技处处长范晋陵,生态中心主任、茂县站站长刘庆研究员,茂县站副站长包维楷研究员等。
茂县站新貌 |
中科院资环局刘健副局长(右三) |
![]() |
![]() |
![]() |
![]() |
中科院资环局刘健副局长(左二) |
中科院资环局刘健副局长(左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