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华西都市报】动物学家赵尔宓 与蛇“缠绵”半世纪
发布时间:2016-12-28 来源: 【字号:  
 赵尔宓喜欢大家喊他“爷爷”,最不喜欢被称“院士”、“教授”,但我们的对话,却从学术开始。赵尔宓的家中珍藏着一大摞日记本。他有个习惯,每到野外,都会在日记本上记录当天遇到的人和事,最多的内容是与两栖及爬行动物有关的,如蛇的形态、捕食、习性及运动方式等。“到野外考察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很多事都变得模糊,翻开日记本,能回忆起当时的一点一滴。”

 这些日记本,向我们还原了这个“离大自然最近的人”。

 华西都市报记者 陈悦程渝摄影刘陈平

 2013年4月2日上午,成都,阴天细雨。

 83岁的赵尔宓靠在卧室沙发上和女儿女婿聊着天。书桌上摆着他和妻子的合影,还有一些书和报纸,其中一摞报纸被分开叠放:上面是与蛇相关的文章。书桌上还有一本很特别的台历,除密密麻麻批注着每天的事情外,每过一天,台历上的日期都会被划掉。

 因受家族遗传影响,赵尔宓记忆力逐渐衰退。最近发生的事,他很快就想不起了。就连记者提前预约的采访,他也有点迷茫。但年轻时在野外和蛇的那些事儿,赵尔宓却大部分都记得。谈到蛇,他会用手比划着蛇的动作,形态像极了一条准备进攻的猛蛇。

 这个成都飘雨的上午,动物学家赵尔宓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给记者讲故事、拉家常,我们不时被他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别看我跟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其实我特胆小。”赵尔宓说,自己只要到外采集标本就棍不离身,且全副武装不让皮肤有一点裸露。“随行还有抓蛇高手。”所以,赵尔宓多年来没被毒蛇咬伤过,基本也不会亲自抓蛇。

 但事情也有例外。1963年,赵尔宓到贵州山区采集标本。偶然听说兴义县的一个小山乡分布着罕见、有剧毒的五步蛇(尖吻蝮)。这种蛇在亚洲相当著名,因舌头酷似三角形的铁犁头,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犁头匠”。迫切想捕一条做研究的赵尔宓和同事,每天一大早就上山搜寻,很晚才下山。但半个月过去了,他们连“犁头匠”的影子都没发现。

 “不要走,我家粪坑旁发现了‘犁头匠’。”就在他们收拾行装准备离去时,一个山民飞奔来报。激动的赵尔宓丢掉行李就往他家里跑。“那家伙足有1.5米长、碗口粗,两颗毒牙一寸多长。”一向谨慎的赵尔宓这次下手非常狠,一把抓住了“犁头匠”的脖子。

 “我第一次掐这么大毒蛇的脖子,它挣扎得很厉害,左右扭动着头,试图用毒牙蜇人。从手到心,我感到一阵冰凉……”精疲力尽的赵尔宓赶紧朝旁人喊“你们快帮我接着它!”在大家的努力下,毒蛇终于被捉住了。

 

 

 

 许多事已记不太清的赵尔宓,直到现在,还重复讲述着徒步走进墨脱的故事。

 1973年,赵尔宓准备去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县采集标本。在此前,我国还没人到西藏进行过大规模的两栖爬行动物考察。

 墨脱县是当时全国唯一没通车的地区,要到达目的地,必须翻过喜马拉雅山海拔5500米的多雄拉垭口。他们一行用了三天三夜才到达当时的墨脱县城马尼翁。

 这次采集用了一个多星期,赵尔宓发现了西藏独有的8种两栖爬行动物,包括由他命名的新蛇种“墨脱竹叶青”。

 也有一次抓蛇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同样在大家准备返回时,一个20多岁的门巴族小伙子神色慌张跑来,用手比划着提示下面有条大蛇。大家跟随他来到大蛇盘踞之地时,意识到危机的眼镜王蛇,头一下就立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同行的李胜全一伸手,“啪”地抓住了眼睛王蛇的“七寸”。眼镜王蛇毫不示弱,围着李胜全的腰紧紧缠了两圈。紧要关头,李胜全把腰带上拴着的布袋拿出,将蛇头一点一点地按进去,花了30多分钟才将眼镜王蛇完全装进袋子。

 在墨脱希壤发现的眼镜王蛇,将该蛇种已知的分布范围向北推移了4纬度,并成为证实亚热带动物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气通道向北扩散的有力证据。

 

 

 

 在大连旅顺口西北部的渤海中,有一座被称作“蛇岛”的小岛。这是世界上惟一一座生存单一品种黑眉蝮蛇的岛屿。0.73平方公里的岛上,生存着近2万条剧毒蛇。

 最早登岛的是日本人长谷川秀治,上世纪30年代经他鉴定,岛上的蛇被认为是一种叫“中介蝮”的毒蛇。之后人们也一直这样认为。看过标本的赵尔宓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岛上的蛇很可能是另一种未经报道的蛇。

 1979年,他登上了遍布毒蛇的蛇岛。为防止被攻击,他躲在一处隐蔽地方仔细观察。他发现,岛上的蝮蛇和“中介蝮”有着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它们静止时像一根树枝,躯干几乎和树皮一样呈灰色,难以被辨认,它们时常盘踞在树上,还要吃鸟。而“中介蝮”背面呈砂黄色,大多栖息在乱石堆或灌木丛中,不上树,很少吃鸟。

 一周后,赵尔宓带着从岛上抓来的毒蛇准备回成都。他将毒蛇装进布袋,扎紧口藏在衣服里,骗过乘务员上了火车。没人会想到,座位下那包鼓鼓的布袋里,是20多条剧毒无比的蛇。

 回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后,赵尔宓采了蛇毒带到上海,与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和生理所合作,证明了蛇岛上的蝮蛇是一个未经命名的新种的推断。随后,赵尔宓将大连蛇岛上独有的这种蛇命名为“蛇岛蝮”。之后,人们开始用这个新名字,称呼这种被人误认了40多年的蝮蛇。

 

 

 

 翻开一张黑褐色与黄绿色相间的蛇的照片,“这就是我,一种巨型毒蛇,比我名气大得多,很珍贵的。”赵尔宓笑道,这种在湖南莽山发现的“莽山烙铁头蛇”,拉丁属名以赵尔宓的名字命名,为“Zhaoermia”,它分泌 的 毒 被 叫 做“zhaoermitoxin”。

 莽山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中,自古是蛇类天然的栖息地。1989年秋末冬初,赵尔宓接到湖南省莽山林管局陈远辉医生的电话,“老乡抓到一条蛇,2米多长,拳头般粗,绿色斑纹,样子很奇特。”

 一月后,陈远辉带着蛇从湖南来到成都,赵尔宓注意到,蛇的头部两侧有一对凹陷的颊窝,凭借多年经验赵尔宓判定,这条蛇是烙铁头蛇的一种。但其体形、色斑、鳞片数量等外形特征,与其它已发表的烙铁头蛇种又有极明显区别。经赵尔宓一名研究蛇毒的学生解剖发现,该蛇和其他蛇种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他们以它为模式种,另建新属。

 1990年,该新蛇种公布于世。因其头部呈三角形、形似一块烙铁,赵尔宓将它命名为莽山烙铁头。2004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莽山烙铁头蛇的数量仅为500条左右。当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11种比大熊猫还濒危、急需拯救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单中,莽山烙铁头蛇位居第10位。人们从此称它为“蛇中熊猫”。他的成就描述和命名41新种

 在赵尔宓眼中,蛇是非常可爱、有趣的动物。它不主动咬人,只有在其感到威胁,不得已时才会自卫反击。

 “无毒的蛇感觉到人靠近时,会‘嗖’地溜走,比人反应还快。毒蛇仗着自己有毒,会有恃无恐,如眼镜蛇会把头立起来,处于戒备状态,一般不动。”赵尔宓解释,毒蛇有属于自己的安全范围。只要不越界,绕着它走,人就不会被攻击。

 关于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中国蛇类分类和东亚岛屿动物地理学等,他也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观点。根据蛇伤的危害程度,赵尔宓将中国分为五个区域,包括北纬26度左右以南的严重蛇害区、东南一带的中度蛇害区,四川在内的轻度蛇害区和北纬31度左右以北的广大蛇害偶发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麓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是无蛇害区。如有人特别担心被蛇咬,可到青藏高原住。”他笑着补充,“但有眼镜王蛇,毒性大哦。”

 野外考察、科普讲座、学术交流……在两栖爬行动物的研究上,赵尔宓从未停止过。2007年,77岁的他还顶着40至50摄氏度的高温考察新疆,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采集到了10多种标本。在半个多世纪里,为探索蛙螈蜥蛇的奥妙,赵尔宓每年都要到野外工作一段时间,短则3个月,长达8个月,踏遍大半个中国,仅新疆就去过11次。野外采集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研究中,他描述和命名了41个两栖和爬行动物新种(或亚种),2个两栖动物新属,我国新纪录科1个和新纪录种约20个。他的骄傲亮相国际学术讲坛首次演讲即获赞誉

 1989年9月,筹备7年的首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术大会在英国坎特伯雷市召开。会前半年,大会秘书长来信邀请赵尔宓在会上做演讲,全球只有10人收到此邀请,除他外,其他9人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专家。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英语口语表达,对赵尔宓都是一次考验。

 考虑再三,赵尔宓勇敢地接受了邀请。为让更多同行感兴趣,他花了半年时间准备,选择了“东亚岛屿的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学”为题。1989年9月18日的午后,赵尔宓亮相坎特伯雷市marlewe大剧院,面对1000多名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的听众作报告。

 在50分钟的演讲中,赵尔宓从生物组成、区系特征、特有种属等分析比较了我国台湾、海南、舟山及日本本土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现状。当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时,他才松了一口气缓步走下讲台。会后,许多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纷纷向其道贺。美国杰出科学家R.F.Inger向别人夸奖说,母语不是英语的赵尔宓,能将英语讲得如此好很不容易。美国80多岁的老科学家、蝮属蛇类专著作者Roger Conant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有你作为它的代表而无比自豪。”他的人生

 赵尔宓,1930年生,四川成都人,满族,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研究中,他描述和命名41种两栖和爬行动物新种(或亚种)以及建立2个两栖动物新属,我国蛇类新纪录科1个和新纪录种约20个。发表科研论文140篇,指导研究生完成科研论文60余篇,主编、编写学术著作43部,译著5部,创办期刊、丛书4种。

 他曾为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执行委员,康乃尔大学作高级访问教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四川动物》杂志名誉主编。当选美国Sigma Xi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终身)、美国加州科学院荣誉院士(终身)、美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联盟(HL)荣誉会员(终身)。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3月,获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1994年,他与美国鹰岩教授合作出版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Herpetology of China),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661种两栖爬行动物的专著。被国际著名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Ilya Darevsky、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Wake评为“里程碑之著”。他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横断山综合考察》和《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三项科学考察均获得多项国家级一等奖或特等奖。

 
“蛇中熊猫”以“赵尔宓”命名 
湖南莽山 莽山烙铁头蛇 
1989 
为被误认40多年的新蛇种命名 
辽宁大连 蛇岛蝮蛇 
1979 
将眼镜王蛇分布向北推移4纬度 
西藏墨脱 眼镜王蛇 
1973 
“胆小”科学家 一把掐住毒蛇脖 
贵州兴义 尖吻蝮蛇 
1963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05370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