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建党90周年
发表日期: 2011-06-01 作者: 文章来源:
打印 文本大小: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是歌曲《龙的传人》中的一句歌词,此歌形象地表达了中国这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在过去几千年和近代百年的发展史。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国为世界贡献了璀璨的文化和科技,在近代却备受屈辱。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爆发了。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不屈不饶的中国人民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抗争。从主张像日本学习,实现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变法,到像美国学习,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再到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均把西方的明主、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总总的革命和运动最终均已失败告终。

就在这个时候,俄国十月革命打响了,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进行传播。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个伟大的组织变产生了—中国共产党。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5月,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1921年夏天,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的支持下,上海党的发起组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7月23日,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这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国家带来了一剂强心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一百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当时间的步伐来到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已经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强国大道。如今,我们正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向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方向前进。各行各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载人飞船相继成功,让中国迈入世界科技的顶级行列;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办,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歼十”的呼啸而出,让中国有个更好更强的保家卫国的能力。

三年前,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危机关头,在共产党带领下的解放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把灾民们一个个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胸怀。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全国各族人民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灾区的重建,重建速度是日本的十倍,如今的四川依然美丽。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光辉的岁月,90个风风雨雨的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日子,从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到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麦浪滚滚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何处不是洋溢着欢乐的海洋?何处不是绚丽多彩的焰火?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激动,一脉相传的中华儿女用载歌载舞的传统,高唱着党的颂歌,抒发对党无限向往的激情。

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跨进21世纪的步伐仍在不尽平坦的道路上坚实地迈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我们伟大的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接巨大的挑战,担着历史重任的时刻,我更有一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任重而道远。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