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就业故事 第1期
时间:2025-03-17

杨建


入学年份:2021

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

攻读专业:药物化学

导师姓名:马小锋

就业单位: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右铭:成功=投料(尝试)×控温(心态)×淬灭(选择)

就业准备:

1)简历准备:简历是企业对求职者初步评估依据,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存在一份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简历,我们应当根据目标企业和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求老师及已在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请他们帮忙看看,给出相关意见,优化简历内容。

2)简历投递:广泛利用就业信息渠道至关重要,包括所内各级QQ群、企业宣讲会、双选会等,还可以关注其他学校招聘会,拓宽信息来源。此外,常见招聘软件如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网等,以及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是了解企业招聘的有用途径,便于选择和投递简历。但需注意,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务必仔细甄别其真实性。

3)面试准备:面试准备至关重要,面试前,需提前了解目标公司及岗位的基本信息,全面熟悉自身简历与PPT内容,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面试时,务必保持思维逻辑的清晰连贯,确保有问必答,且不随意反驳与过度辩解。

就业经验:

1)尝试:每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都值得牢牢把握,切莫犹豫,因为机会稍纵即逝。每一次面试经历皆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面试后应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完善自我,如此方能更从容地面对下一次挑战。

2)心态:求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漫长且需毅力的过程,应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维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失败也要避免情绪内耗,转而以理性姿态去迎接下一个面试。

3)选择:在选择企业时,我们不必局限于本专业,不妨尝试涉足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借此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求职成功率。

学长寄语:年轻时,我们拥有诸多试错的机会。唯有亲身经历,方能深刻领悟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未来规划。他人的建议虽有参考价值,却未必契合自身实际情况,远不如亲自实践来得真实可靠。

杜文志

入学年份:2022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攻读专业:生物与医药

导师姓名:尹春英

就业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座右铭坚持不懈,心想事成

就业准备

1简历方面根据不同岗位制作相对应的简历。首先打开心仪岗位详情页,仔细阅读岗位职责以及岗位对候选者的要求,提炼出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岗位所需能力在简历中突出有此能力的经历,根据岗位所需素质修改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板块。切记不要一份简历投全部,这样很容易石沉大海。其次并非每段经历都要放进简历里,根据岗位需要选择性的放入各段经历,校招是在挑选合适的人,并非nb的人。把不相干的经历硬塞进去会让hr在浏览你简历的那十几秒判定你不合适而导致简历挂。

2笔试方面秋招大部分公司和国企都是采用的第三方题库,本人基本投的私企,私企经常用的是北森题库。在收到笔试测评邀约后,可以去网上找寻相关题库进行练习。笔试挂人较少,但也需认真对待。

3面试方面提高面试的唯一手段就是多面,别无他法。有些公司的面试可能有群面环节,i人在群面中不必害怕抢不到角色而淘汰,根据本人群面经验,在群面中能够输出有效观点,说的话有助于解决群面问题的人是一定能通过群面的。其次,很多大公司的岗位面试可以在小红书上找到别人的面试经验,可以参考先前别人面试中问到的问题提前准备回答。面试逃不掉的自我介绍环节,并非需要你说自己发了什么论文参加了什么科研项目拿了什么奖学金,而是需要你在介绍自己适配该岗位的经历和能力。可以在面试前写好一个1-3分钟的自我介绍的稿子,面试前把它背熟。

就业经验

1)信息搜集: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经常会发布一些招聘信息,以及一些求职干货讲座,对校招非常有帮助。此外,小红书上面也有很多同学会分享自己的笔面试经验以及校招历程,甚至是各大公司的内推码都可以在小红书找到。

2)投递渠道:切记一定去官网投递,即使是在求职软件(类似于boss直聘)上看到了心仪的岗位,也记得去该公司官网投递该岗位。

3)心态放平:秋招9月份开启,有些公司可能8月份就会开启秋招。我是2024年暑假开始准备秋招,直到20252月才获得华为的offer期间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拒绝,难免产生自我怀疑情绪。但校招是个持久战,心态好才是打赢这场战的关键,只要一直坚持,并不懈努力,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学长寄语

1)在求职市场中,实习的含金量高于一切,所以若有机会去实习就去实习。若没有机会实习,那么加入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增加组织策划活动的经验(注意不是参加活动的经验,是要去组织策划一场活动)也有助于丰富简历。另外,大创、互联网+、数据分析类等比赛也有助于填补简历的空缺。

2)尽早做好人生规划。明确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业的话是想从事什么行业。在研一研二时就多了解该行业,了解你心仪的岗位需要候选者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那就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3)机会来了先抓住。不要想着做好万全准备再加入校招大军,先入场在慢慢调整,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简历并提高面试经验,会比自己一个人傻愣准备要强。

4)本人校招过程中主攻私企,对国央企涉猎较少,本人也没有考公经验。因此上述建议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对想要进体制内的同学可能参考作用不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参考。祝大家校招顺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