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学者访问成都生物所,共促国际科技交流
时间:2025-09-30
9月29日,应陈槐研究员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青年研究员Sean Manning 和李通博士在澳大利亚政府和澳中基金会的支持下访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Alexander Adamson随行出席。会议由唐立博士主持。
活动伊始,成都生物所科技合作处副处长汤琴致欢迎词,并介绍了研究所在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合作情况。随后,Alexander介绍了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推动中澳人文与科技交流的一些工作。
在学术报告环节,Manning博士分享了自主研发的中红外光谱仪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案例,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特别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快速估算中的新进展和关键原理。他还分享了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宝贵经验。李通博士从全球视角对比了中红外光谱与传统化学分析在测定土壤有机碳方面的成本与时间优势,并分析了影响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他还展示了基于该技术对澳大利亚全境430个农场、超1.5万份土壤样品的大规模有机碳估算成果,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应用潜力。他指出,中红外光谱技术能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碳循环研究提供高效工具。
在讨论环节,双方围绕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访问团还参观了成都生物所中国-克罗地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成都生物所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开放姿态,也凸显了中澳双方在生态环境修复、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的共同关切。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将为土壤碳储量的高效估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