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两团队获成都分院“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时间:2022-10-31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被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授予“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该表彰是推动激励成都分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好“两个作用”,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成都分院分党组决定授予10个团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来自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来自环境治理与食品安全领域。“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成都生物所广大科研工作者表示会以此表彰为契机,以受表彰的两个先进集体为榜样,始终牢记“国家队”“国家人”之责,努力践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落实和推进研究所“十四五”规划,为生物所科技创新事业再作新贡献。

“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

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成员合照一

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成员合照二

附件:

1.“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两栖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关键中间类群,不断积累和创新跨越是这一生物进化过程的动力。“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四代两爬人80余年一直专注水陆进化这一生物学中跨越式过程和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两爬学家科学精神,紧跟全球科技前沿瞄准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目标求实创新、团结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在国际国内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发挥了积极地引领作用,为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一、“从水到陆” 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优秀创新集体

“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传承我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于2019年建立,现有成员22人,团队核心成员由中共党员组成:江建平(两栖动物研究学术技术带头人,所党委委员)、李家堂(爬行动物学术技术带头人,生态领域支部书记)、谢锋(项目组主任)。团队突出政治标准,积极发展优秀科技骨干入党,中科院“率先行动”引进人才陈有华研究员、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副馆长王斌副研究员先后申请入党,使团队中共党员比例达到54.2%,逐渐形成了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创新集体。

团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起到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团队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氛围浓厚,带动了其它同志积极进步全面发展。团队先后涌现省直工委优秀支部书记1人、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1人、成都分院优秀共产党员1人、成都生物所优秀共产党员2人,成都生物所优秀职工6人等一系列先进个人;培养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科院“率先行动”引进人才3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2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1人等一批核心科研骨干。

二、“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有担当、高成效的团队

团队紧紧围绕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形成、适应进化,以及保育”,积极配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实施,如科技部青藏高原二次科考,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优先区调查、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中国科学院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和平台建设、中国能源集团雅下水电开发等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等“国家事”和“国家责”,“上山下海”,深入无人区考察和调研,在两栖爬行动物系统分类学、适应进化、监测评估、重点物种保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

持续保持了两栖爬行动物系统学方面的国家中心地位,近年来先后发表新属1个、新种40余个;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PNASMBEGCB等国际国内顶级刊物论文200余篇,温泉蛇的高海拔适应、海蛇的海洋适应、树蛙的飞翔机制、蛙的脂肪肝、两栖动物肠道菌群、两栖动物染色体进化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前沿性成果;完善了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价技术体系,组织建成了代表国家水平的SINO BON-Amphibian & Reptile(中国科学院)和China BON—Nina院)ian(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了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现状的评价,出版了《Amphibians of China》、《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第三卷(爬行动物)和第四卷(两栖动物)等9部专著;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以及中国大鲵、大凉螈、温泉蛇等重点物种的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积极参与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的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第二单位),入选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评出的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三、“从水到陆”生物学过程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有情怀、纪律严明的团队

团队注重历史传承,形成了向刘承钊、赵尔宓、费梁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传统,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作品《钟情一生》是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就是以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的科学研究经历为主线贯穿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发展脉络,深入讲述我国尤其是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动物研究以费梁为代表的三代科技工作者背后默默奋斗、朴实而伟大的科学故事,赞扬了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员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团队坚持开展“传承老两爬人精神”活动,组织青年团员刘承钊院士等老科学家祭日献花活动,缅怀两栖爬行动物学奠基人刘承钊先生,还邀请了两爬室的老前辈费梁先生叶昌媛先生给年轻人讲述刘承钊学部委员(院士)生前的科研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励团队成员对科研的热情和追求。开展科普品牌活动“重走院士路”, 通过重走老一辈科学家赵尔宓院士和他的老师刘承钊院士的科考路线,一路聆听老一辈科学家科考趣事,了解当今研究所科研条件的改善,提高同学们对科学工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感受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乐趣。“此生为蛙狂” “将科研进行到底”宣传了费梁老先生日以继夜、退而不休、不分节假日,以办公室为家的为两爬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些活动深入团队成员心灵,成为了我所代表性科普和科创精神传播成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党员群众的认可,大家自觉以这些一代和二代的两爬领路人为榜样和楷模,立志于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科学家精神。

团队成员自觉践行“创新科技 服务国家 造福人民”科技价值观,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工作干劲足,精神面貌好,在“青藏高原二次综合科考”和“雅下水电工程”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冲锋在前,长期置身于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人区,攻坚克难、努力拼搏,在破解重大科技难题上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提供支撑。

团队成员自觉遵规守纪,争当表率。团队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江建平、李家堂)以身作责、带头讲党课,不断加强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建设,教育引导团队成员争当遵规守纪的表率。所在支部(生态领域二支部)和创新团队在研究所绩效考评中年年名列前茅,近年来获得了我所“先进党支部”(2019年、2021年和“四强”党支部(2021年

2.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是环境治理与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支科研团队,该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1人(正式党员11人),其中党委委员1人(闫志英)、纪委委员、支部书记1人(谭周亮)、支部副书记1人(张礼霞),所属党支部在加强科研人员政治思想建设、组织科研攻关、提供科研保障、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激活党支部功能,助推团队科技创新

团队牢记“国家队”、“国家人”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开展碰撞交流,凝练聚焦研究方向,变单一“污染治理”研究为“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并重”。团队以“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增强环境与应用微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党建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堡垒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报告、讲座,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科研业务学习相结合;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和科研诚信有关问题的警示教育,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建设;邀请退休老科学家廖银章研究员参加支部活动,向青年同志介绍研究所环境微生物方向的建立与艰苦奋斗历程,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开展“污水处理智慧运营与资源化利用”大讨论,深入交流研讨国内外科技形势和本科研领域进展。

团队敢于担当、潜心攻关,近3年来,积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以及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共计53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项),在研项目52项;已争取到项目经费3612.9万元,已实到经费2683.9万元,其中国家项目经费131.8万元。已发表论文 57篇,其中SCI论文24篇,SCI 1区15篇;申请专利24件,授权专利24件,转让专利1项,登记计算机软著3项。

团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以“应用过程发现问题—提炼科学问题—研究攻关—反馈到应用验证”为整体定位,开展了废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市政污泥生物转化与资源化利用、环保生态厕所技术集成与应用、微生物资源库构建及应用、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活性在线检测与工艺模拟预测等系列技术开发与应用。完成了生物滴滤塔除臭技术开发,并运用于遂宁市100吨/日的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进行示范,累计甲烷产量增加15%以上。完成高负荷硝化菌剂中试生产,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吨氨氧化菌剂生产线。采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污水处理系统进出水水质预测模型,成功应用于2个污水处理厂。搭建完成环境微生物资源信息库,构建面向污染场景特征的功能微生物群体精准匹配系统。

团队研究成果“环保生态厕所成套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  四川省成果登记2项;“废水多尺度调控生物强化处理技术”成果入选《四川省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中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报告》;“基于污染物减控的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环保生态厕所成套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获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拟诊断与优化运行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20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畜禽养殖废水高效低耗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发及应用”获第三届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成都赛区)暨第二届成都市生态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团队自立自强,自觉践行“创新科技 服务国家 造福人民”科技价值观,持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近3年在功能微生物、生物脱氮、环保生态厕所、生物有机肥等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500余万元,联合四川能投水务在遂宁建成年处理污泥量3.65万吨的示范工程,总投资7817.9万元。推广环保生态厕所户厕3000处以上、景区公厕有50处以上,废水处理示范工程50余个;与四川多家企业合作开发生态厕所配套除臭菌剂。转让发明专利“一种自养异养共生氨氧化菌剂及其培养方法及用途”,并获得转让经费198万元,目前已在成都国际生物城落地,将形成1000吨/年固体氨氧化菌剂的生产规模。

团队群策群力,凝聚力量,近3年来,平台建设日趋完善。持续助力建设运行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四川重点实验室,提升实验室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其中团队党员谢翼飞同志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环境治理功能微生物群体合成库”项目,依托资源丰富的环境微生物实体保藏库,通过完善环境微生物的功能特性、环境适应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信息,建立了完善环境微生物资源信息库与检索查询平台,为环境微生物资源共享和服务国家需求提供了基础。依托团队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成果和平台条件,建立了“废水处理稳定达标与减污降碳技术服务团”,并获聘2022成都市科学协会专家服务团。

二、强化党支部引领,促进人才培养

团队凝心聚力,创先争优,部署不同途径引荐,注重强化人才培养、吸引海内外青年英才,充实团队研究队伍。近3年来,培养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1个(“畜禽粪污电化学-生物强化处理与资源转化机制及技术研究”交叉团队,2019年)、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1个(“绿色肥料增效剂生物发酵制备及应用”,2021年)、“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科技领军人才1人(谭周亮)、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谭周亮)、四川省杰出青年1人(占国强)、“天府峨眉计划1人”(谭周亮)、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1人”(李欣、闫志英)、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1人(陈杨武)、2020年度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人(谭周亮);招聘特别研究助理5人,博后入站1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团队的活力,增强了团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所属党支部履职尽责,抓实党建指导,为团队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牵头建立党员科研攻关团队,围绕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群体合成、基因编辑、成果产业化等共性命题,展开交流讨论;组织科研骨干赴兄弟单位参观学习,通过向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学习,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组织团队特聘研究助理、研究生围绕“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架起科研人员与职工、导师、主管部门沟通的桥梁,切实关心科研人员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参与国家、地方相关科技咨询建议,与职能管理部门支部围绕“科研平台建设”、“后勤保障管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内容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团队提供了科研保障、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三、科研成果丰硕,党员先锋作用突出

团队通过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创新,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全部有支部党员牵头完成的代表性成果有:

1、γ-聚谷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及其在肥料增效中的产业化应用:针对我国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的现状,瞄准提高肥料转化利用效率、降低化肥使用量、源头减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联合科研院所、大型上市企业进行跨行业产学研合作,围绕“γ-聚谷氨酸高效合成菌种创制与发酵体系构建”、“γ-聚谷氨酸高效工业化生产技术”和“γ-聚谷氨酸与肥料稳定耦合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内容开展联合攻关,创制了γ-聚谷氨酸高效合成菌种,打破国外专属菌种垄断;成功对中试γ-聚谷氨酸发酵技术进行工艺放大,开展60吨发酵罐的γ-PGA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γ-PGA尿素与γ-PGA复合肥等新型化肥产品。该成果经第三方评价,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申报202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2、环保生态厕所成套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研制源分离与混合收集等类型的环保厕所及其配套的粪污处理工艺、设备,提升卫生水平,实现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已在省内外100多处推广应用,辐射应用到学校、加油站等厕所升级改造,助推“厕所革命”,新增销售额4892.78万元,新增利润315.94万元。

3、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拟诊断与优化运行技术研发及应用:集成创新研发获得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拟与优化运行技术,该成果已在河南卢氏县污水处理厂、成都市金堂县三星大学城生活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实现工程应用;累计处理污水11992.61万吨,实现中水回用129.6 万吨;新增销售收入17459.84 万元,累计新增税收1399.9 万元,累计新增利润2596.97万元,节支1287.09 万元。

4、智能生物除臭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围绕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恶臭污染问题,从高效生物除臭功能菌株选育、恶臭在线监控系统开发、适配功能菌株的除臭反应器研制等展开研究,组建出两套经济适用的智能生物除臭系统技术装备,相关研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6项,编制企业标准1项,推广示范8处,为恶臭的生物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