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中心2006年再创佳绩--文献服务与学报工作双双获奖
来源:情报中心 时间:2007-01-03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情报中心再创佳绩,文献服务工作与学报编辑工作双双获奖:文献服务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系统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中成绩优秀表现突出,获得“提交请求数量”所级图书馆排名第3位和“准时完成请求处理比例100%”所级图书馆排名第2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荣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一等奖”,何洪英、刘东渝、葛亮三位同志荣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编辑金犁奖”。 
   2006年是院三期创新开局年,也是院文献系统深化改革的启动年。成都生物所情报中心在所领导班子的指导下,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成都分馆的改革,确立了“以研究所科技创新目标为核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以保障资源、优化平台、有效服务来提升服务层次,以强化服务为研究所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并促进情报中心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情报中心全体人员统一认识,团结协作,勤奋工作,采取了加强资源需求分析、优化资源保障方案、主动进行服务需求调研、强化情报服务专题性和针对性、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和工作作风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对研究所科技创新和广大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服务层次,获得了广泛好评。比如,在资源保障工作方面积极寻求资源共建,以优化采购模式来消化涨价因素,在不突破预算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增加;全文传递服务不怕麻烦、克服各种困难充分满足读者请求;中心负责人主动到研究中心(室)进行服务需求调研,各项服务努力做到及时、高效;《生物科技快报》有针对性撰写编辑生物柴油、生物乙醇专辑等等。再比如,学报质量不断改进,影响因子和引频次数稳步上升;学报的国际论文比翻番,从2005年的0.02上升到2006年的0.04;学报编辑部加快学报国际化工作,2006年新增两位国际编委,国外投稿论文在2005年4篇的基础上,2006年猛增到11篇。 
   成都生物研究情报中心全体职工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将进一步加强与院馆和成都分馆合作,继续广泛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征求科研人员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再接再厉,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争取获得更大的工作成就,为研究所科技创新奉献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