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天府早报》:为蛙类“痴狂”,他视网膜脱落险些失明
发表日期: 2015-01-27 作者: 文章来源:
打印 文本大小:    
 在日前闭幕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费梁研究员牵头组成的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斩获我省唯一一个自然科学二等奖。昨日,79岁高龄的费梁等科研人员,向天府早报讲述了这一荣誉的幕后故事。这是一个花费了近半个世纪、凝结三代科研人员心血的研究项目。” 

 

——费梁 

 野外考察:锅碗瓢盆铺盖随身带 

 昨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的研究成员。项目团队共有5人,其中,从事两栖动物研究时间最短的也有21年。时间最长的要数牵头人费梁的爱人叶昌媛,从事这一行业已有54年,而费梁则为53年。费梁的恩师胡淑琴已于1992年去世。团队的研究成员江建平、谢锋同时也是费梁的学生。“这是一个花费了近半个世纪、凝结三代科研人员心血的研究项目。”费梁回忆,为了填补我国在两栖爬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1986年,这一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1万元科研经费。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费梁和老师,时常背着锅碗瓢盆和铺盖走进一个个深山老林,采集不同蛙类的标本,积累基础数据。 

 疯狂研究:观察胚胎发育48小时不休 

 江建平和谢锋谈到老师费梁对于蛙类研究的“痴狂”,他们说,“有一次,老师用眼过度造成视网膜脱落,差点失明”。对此,费梁说,那是1996年,他曾经连续两个月,每天数小 对于丈夫在工作上的拼命劲儿,团队成员叶昌媛已经习已为常:“当时研究进行到蛙类的胚胎发育时,他干脆把铺盖都抱到办公室去了,连续工作48小时,就是为了把胚胎发育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形成图片。” 

 ■意义 

 首次完成国家级两栖动物编目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这一项目历时50年,完成了区系调查与分类研究、专科专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两栖动物国家级编目这三项工作。 

 其中,所编研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及《中国两栖动物图鉴(1990)》等系列书籍,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