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的动物灭绝风险评估框架
来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作者:肖麒 时间:2024-12-19

全球变化背景下物种受威胁等级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作为目前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物种受威胁信息来源,其评估标准却忽视了遗传多样性、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等对物种未来存续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致误判物种受威胁状况,阻碍针对性保护措施制定。为弥补上述不足,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蜥蜴多样性保护与性状解析创新团队联合保护生物地理与计算生态创新团队,开展基于详实野外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技术攻关,通过结合有效种群大小、物种栖息地面积变化等关键因素,提出并优化了物种受威胁等级评估框架,并以分布于青藏高原的10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龙蜥属(Diploderma)物种为测试对象,对新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新评估框架基于龙蜥物种分布范围、当前和未来气候适宜区、适宜栖息地和有效种群大小进行秩合统计,计算出每个物种的风险排序分数(Risk Ranking Scores,RRS),用于评估物种受威胁等级。结果表明察隅龙蜥(D. yangi)和麒麟龙蜥(D. qilin)当前受威胁等级最高。而帆背龙蜥(D. vela)、巴塘龙蜥(D. batangense)、草绿龙蜥(D. flaviceps)、裸耳龙蜥(D. dymondi)、玉龙龙蜥(D. yulonggense)和滑腹龙蜥(D. laeviventre),由于在未来预计发生严重的分布范围和潜在栖息地丧失,其受威胁等级应从“无危(Least Concern)”更新为“易危(Vulnerable)”。此外,研究还发现龙蜥物种的头体长、相对尾长和相对头宽与风险排序分数之间具有统计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这些形态特征可在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初步推断物种受威胁状况。本研究改进了现有物种风险评估框架并展示了其有效性,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参考信息,将对研究相对匮乏物种的风险评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以“Enhanced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integrating distribution dynamics, genetically inferred populations,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Diploderma lizards为题,在线发表于生物学和动物学双1区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肖麒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石秀东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廖梓延副研究员和齐银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石琳、姚忠祎博士后、陈有华研究员和杨伟钊研究员参与了此项研究。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计划(2019QZKK0402)、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XZ202201ZY0030G)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424、31872233)的联合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zoores.ac.cn/en/article/doi/10.24272/j.issn.2095-8137.2024.287


图1一种优化的基于龙蜥物种分布动态、遗传和形态特征的物种风险评估框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