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外生菌根研究中获进展
来源:生态中心 作者:李月蛟 时间:2015-12-21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 ECM)作为菌根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北方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N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气候变暖对植物N吸收及土壤N过程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外生菌根作为植物与土壤链接的桥梁,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它的变化及其与植物N吸收的关系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下生态学学科组博士研究生李月蛟在刘庆研究员和赵春章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以西南亚高山天然针叶林和人工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OTC(开顶式气候室)模拟气候变暖,研究了4年增温对两类林下云杉幼苗外生菌根、N吸收及土壤N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温后两类林下土壤有效N均显著下降,但是增温对云杉幼苗外生菌根及N吸收影响并不相同。天然林中,增温条件下外生菌根侵染率下降,云杉幼苗通过促进细根的生长增加N吸收,进而促进植株总生物量及总N积累;但是,增温对人工林云杉幼苗外生菌根侵染率与总N积累均无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天然林比人工林云杉幼苗菌根对气候变暖更敏感;同时,天然林云杉幼苗N吸收的增加,促进了土壤N向植物N库的转移,也可能对缓解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土壤N淋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原文链接

 

菌根

 

云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