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研究所主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成果推介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09 【打印】 【关闭】

 中国两栖动物丰富多样,是世界的热点,研究其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物种起源与进化,是物种认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和保障。该项目历经50年,开展了三方面的主体工作:区系调查与分类研究,专科专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两栖动物国家级编目。三项工作互为基础、相互推动,不断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科发展。 

 1)创建和完善了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揭示了中国两栖动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发现新种(亚种)及新纪录126种,分类订正18种;高级阶元分类中突破性地建立了1新科、5新亚科、18新属,恢复5属;定义世界第5个蝌蚪类型,促成浮蛙科的建立;构建了形态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判定标准,发展了图文并茂的分类鉴别手段和方法,开发了成体、蝌蚪及卵的分类检索工具,创建并不断完善了分类体系。为两栖动物系统与进化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分类学理论与方法基础。 

 2)揭示了蛙科、叉舌蛙科、角蟾科、小鲵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论述了其对高海拔及水陆生境的适应进化机制。阐明叉舌蛙科和浮蛙科的科级分类地位,系统论述了传统蛙属和叉舌蛙科的物种组成及其亲缘关系;发现角蟾科齿蟾属和齿突蟾属在横断山区的地理分界位北纬28°±1°,其骨骼系统等随海拔升高和水栖性增强而退化;小鲵科动物在中生代主要广布于东亚、并分化为多型科,因青藏高原隆升而形成间断分布。其结果阐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及中国中部山区是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的形成和分化中心;为两栖动物分类体系建立提供了有力证据,为横断山区古北界及东洋界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丰富了亚洲两栖动物系统演化、物种分化与地史变迁关系的理论,推动了全球两栖动物学的深入研究。 

 3)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全方位展示了各物种生物学信息。编研《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上中下3卷)及其姊妹著作《中国两栖动物图鉴》(1999)和《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2010),共计520余万字,8000多幅图,全方位展示了物种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受胁迫状况等;论述了两栖纲研究历史和系统学研究进展,阐明了中国已知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对2科及8属和188种(超过物种总数的1∕2)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成果为全面认识和了解我国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拓展我国两栖动物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基石,是全球和区域两栖动物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两栖动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项目成果被世界两栖动物研究与保护权威网站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Amphibia Web”等采用;得到诸多学者和机构的高度评价;广泛用于农林、环保、教育等行业开展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管理、教学等工作;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学科发展。 

 该项目成果于2010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电话:2882890289 传真:2882890288 Email:kejichu@cib.ac.cn 邮政编码:610041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